到宋元时期,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抑商政策。北宋实行的折中法和绰法,肆无忌惮地剥夺商人的利润,严重挫伤了他们经商的积极性。元承宋制,继续推行这些抑商政策,并且对许多商品实行政府专营。明清时期,抑商政策发展到了顶峰。明朝实行的开中制度,其实是宋代折中制度的变种。它规定,商人若想经营某种商品,必须向政府申请应募,履行一定的义务,才能被获准经营。这一制度也被清朝继承。清朝自己发明了厘捐制度盘剥商人,搜刮民财。这种制度规定,全国各地设置厘卡,对各种流通货物收取厘金。该制度残酷地掠夺和压榨了商人,商品流通受到严重阻碍,商业几乎窒息。
纵观中国历代对商业的政策,不难发现,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,封建小农意识在统治者的头脑中是多么的根深蒂固,这也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城市商业与对外贸易历代商业状况
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大都实行抑商的政策,但由于抑商的措施不同,历代的政治、人文环境也有所差异,各地的商业发展状况也各具特色。
商业在商朝前后产生,经过长时间的发展,到西周时期出现了繁盛的局面。周武王在灭商之后,为了重建都邑,遂颁布了“大聚先诱之以四邻”的政策,下令“县鄙商旅曰能来三室者,与之一室之禄”。这算得上最早的成文招商引资政策了。在这样的政策下,商人们的实力空前膨胀,甚至也敢于与国君分庭抗礼。如周厉王时的国人暴动,其中的国人就是指国都周围的商人。到了春秋时期,齐鲁、吴越等地以及郑国的商业都很兴盛。